2015年中国轮胎业大事件
通伊欧轮胎应对此事的态度十分消极,被称为“不留后路”。此后事件几度升级,变成了代理商维权的“马拉松”。
此事也反映出国内轮胎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越来越复杂的关系。近年来,二者的纠纷和分歧日渐增多,使原来坚固的利益共同体,有时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方。
复合胶标准改革
2015年7月1日,《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》国家标准正式实施。新标准确定复合胶生胶含量不大于88%,而在此之前,这一含量为95%-99.5%。
复合橡胶新国标自出台后,就一直争议不断。
下游轮胎企业认为,新国标实施将加大企业成本,轮胎行业或出现更多企业亏损、倒闭;而上游橡胶企业认为,新国标实施能提高胶价,保护国内天然胶产业,也能为橡胶制品质量把关。
佳通轮胎重庆工厂关停
2015年11月21日,佳通轮胎重庆工厂正式关停,此事引起了轮胎业界的极大关注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重庆市的三家主要轮胎生产企业,除了佳通外,另外两家韩泰轮胎和双钱轮胎均已决定减产。
一叶知秋,重庆轮胎企业的困境,反映出中国轮胎行业的整体窘况。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和美国“双反”的压力,中国轮胎企业可谓噤若寒蝉,甚至是有些无力应对。
欧亚经济委员会对华载重汽车胎反倾销
11月24日,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对中国载重汽车轮胎反倾销终裁公告,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载重汽车轮胎产品征收14.79%-35.35%的反倾销税,为期5年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这次事件,使国际市场对中国轮胎的反倾销版图进一步扩大,也显示出,美国“双反”引起的各国反倾销“跟风”正愈演愈烈。
来源:轮胎世界网
注:转载文章,仅供参考
- 上一篇:2015年天然橡胶大事件盘点 [2015/12/24]
- 下一篇:橡胶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领军中国橡胶业 [2015/12/2]